6月7日,人民政协报在头版倒头条刊发《中国经济呼唤升级版职业教育》,此前,人民政协报社主编贺春兰专题采访了我院刘文清书记。
报道如下:
中国经济呼唤升级版职业教育
——全国政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途径"协商座谈会综述
吕巍
中国的职业教育,似乎从来没有畅快地呼吸过。尽管经济大潮的冲洗,日渐凸显出这一教育路径的重要轮廓,但现实中的弱势地位与崎岖发展,却让职业教育始终徘徊在主流教育体系之外。面对流动路径狭窄、拓展空间有限、教育模式僵化等"拦路虎",职业教育的改变已是箭在弦上。这不仅因为它的身上牵系着全国半数学生的命运,更是因为一个具有质量和科技含量的现代产业体系,呼唤着一个更具质量和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个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呼唤着一个升级版的中国职业教育。
教育部近日出台指导意见,将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逐步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评办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时隔不久,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5日在京召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途径"协商座谈会,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负责人与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专家学者以及奋战在职业教育一线的院校负责同志一起,共同寻找跨越职业教育鸿沟的新路径。
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
太阳集团贵宾网站党委书记刘文清建议以多元化的途径,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向上延伸。"比如批准若干所办学基础好、就业质量高、工科专业为主、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或者允许在符合条件的专科层次高职院校部分专业开展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还可以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展学士学位授予试点。"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则表示,应建立职业教育学分互认机制,尤其要建立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纵向学分逐级互认机制,学生修满相应层次的学分既可获得本科院校的毕业证书,形成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全国政协委员、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杨文更提出要将"立交桥"理念纳入《职业教育法》教育体系的表述当中。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在姜大源看来,制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的分离。这不仅表现在劳动人事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在职业教育管理职能上的交叉,而且表现在劳动市场的用人信息与职业教育的育人供给的脱节,尤其是行业、企业参与参加职业教育途径的缺失,导致出现行业、企业可有可无的"失语"的现象。
"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分离,使得职业教育的办学缺乏劳动市场与职业预警的有效调控引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困难重重,劳动市场的信息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的实训资源无法综合配置。"姜大源说。
"因此,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就显得尤为迫切。应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企业在职业学校制定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高强表示。
刘文清倡导校企的深度合作。"国家应出台校企合作的奖励政策,企业接收教师、学生实习或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即应享受税收减免、政府补贴、授予荣誉等优惠政策。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社会广泛参与、产权多元的理事会或董事会决策议事、监督制度,形成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机制,增强高职院校吸取行业、企业元素的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则提出,应鼓励企业自办职业院校,鼓励民办职业院校利用现有办学资源创建校办企业,在建设用地、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形成"前店后校"式的办学格局;注重金融创新,支持民办职业院校利用现代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开展银校对接活动,积极引导和支持民办职业院校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这几年,国家财政在教育上的投入确实很大,但和普通教育比起来,职业教育的投入还是入不敷出的。其实,相比基础性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因为要适应相关产业发展需要,更需要高投入。所以国家和各级政府要改变对教育的投入政策,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投入。"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表示。
朱和平认为,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责任,尽快将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单列,明确教育经费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逐步提高职业教育投入占财政性经费的比重,新增财政教育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
"同时,改革职业技术教育投入机制也十分必要。"许正中表示,应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多元化办学,鼓励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职业技术教育;支持职业技术教育集团化发展,探索优化职业技术教育集团上市融资路径;建立职业技术教育绩效拨款与后评估制度,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支出绩效化管理。
许正中还提出了设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社会普遍服务基金的设想。整合全社会的资金和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向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弱势及其他有特殊需求的社会群体,提供一定水平的、价格可负担的、同质的、不受收入和地域限制的职业技术教育产品和服务。
详见:http://www.rmzxb.com.cn/szyw/t20130607_500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