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33岁的闻真珍入职太阳集团贵宾网站,从生物学研究领域跨入新能源发电电源变换教学领域,用了近5年的时间完成了从“门外汉”到专业负责人的蜕变。2019年,在她的推动下,学院清远校区开设了清远地区首个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她又从广州来到清远,教学领域再次“从头开始”。
“近十年的时间,我努力沉淀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突破,背后支撑我的是科研人刻在骨子里的坚韧不拔与刻苦钻研的精神。”回顾走过的路,闻真珍感慨连连。展望未来,她最大的目标是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打造出专有特色,同时和企业联手开展校企合作、建设研究中心,为清远环保领域发展贡献力量,为清远乃至广东的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环保技术支撑。
组建全新专业 致力生态环境保护
记录净化后水的数据、检测样本、做实验、给学生上课……这几乎是闻真珍的工作日常。身材清瘦,皮肤白皙,说话不紧不慢。工作近十年,从一线科研工作者到职业院校专任教师,闻真珍几乎没什么“改变”——即使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让她一度不适应,但她仍然保持着科研人员的钻研、不服输精神,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014年,从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从事生物学领域研究的闻真珍最初在太阳集团贵宾网站担任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专业负责人,在国家节能环保政策指引下,对接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学院服务于区域发展绿色转型的育人方向。在风能、光伏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向社会输送了数百名新能源发电电源变换领域亟需人才。
2019年,结合国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环保产业人才需求,在清远校区设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作为专业负责人,闻真珍再次“转型”,带领团队第一批入驻清远校区,每周往返于清远广州两地,克服家庭和工作困难,潜心专业建设。
要建一个新专业有多难呢?化工类专业零基础,闻真珍首先进行实训条件建设,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实训室建设整体规划,用3年时间建成了学院首个化类实训室环境化学实训室,填补了专业教学的硬件支撑。在教学软件方面,则积极开展三教改革,完成了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前期建设,并与清远市清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编写了《环境治理综合实训》校本教材。
闻真珍还带领团队深入清远和广州、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的企业,与清远市清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中能检测有限公司、东莞莞绿环保有限公司等多家环保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专业办学奠定了扎实的产教融合基础。与广州机械设计研究所在产学研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参与教材编写、课题申报、标准制定等相关工作,为专业发展注入新力量。
“让专业办出特色,希望大家都能竖起大拇指!”
随着专业硬件和软件设施不断完善,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也不断提升,多次在广东省技能大赛中斩获奖项,毕业生就业率98%,专业对口率82%。教师团队还积极“走出去”开展对外服务,为清远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提供清洁生产相关培训,有人进入清远市环境科学学会清洁生产审核专家库,还有人担任环境资源领域的清城区人大代表,专业整体办学实力和专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深耕专业建设的同时,闻真珍也在已有科研基础上,积极拓展自己面向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结合环境治理领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她主持申报了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基于HIPP基因与重金属富集特性关系研究的石斛属植物重金属含量分子探针开发》,探讨重金属污染与作物安全问题。她还带领学生完成了科技作品“篮碳增汇——近零碳蚝壳多元化就地回收装置”“广东省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参加清远市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等赛项。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部署,发展循环经济”等重要工作。如今,闻真珍正忙着带领团队联合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清远市精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清远市环境科学学会,筹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进一步对接绿色发展需求,探索“产、学、 研、用、创、服”一体化双碳人才培育平台建设。
“我们学院开设了清远地区首个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我的目标就是让专业办出特色,以后在业内说起来,大家都能竖起大拇指!”未来十年,闻真珍还将把工作重点放在校企合作、打造科研中心等方面,努力在职教改革方面做出成绩,为清远乃至广东的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环保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
统筹:张彩霞
文字:刘洋
摄影:江元威
责编:夏汉华
校审:廖武智
编委:樊沃夫